新能源汽车电池起火原因及防范措施

2024-08-22

通过近三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火灾数量,统计计算后发现,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1.85/10000,降低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而燃油车的起火率则在1.5/10000左右。整体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起火率甚至低于燃油车。


在世界上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挪威,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火灾发生率是新能源汽车的四到五倍。


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据相关研究院调查显示,除了交通事故、底部碰撞等情况,与电池相关性最大的起火诱因,叫做电池热失控。而电池热失控的原因可简单的分为充电原因、驾驶原因等。


什么是电池热失控


电池热失控是指电池在使用或充电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电池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且无法被有效地控制或冷却,最终可能引发电池过热、燃烧甚至爆炸的严重安全问题。


锂的化学性质活泼,当锂电池因为自身缺陷、事故碰撞、外力破坏等因素,造成散热和保护装置失效,或者结构损伤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又会发热让热量继续堆积。这种“反应→发热→再反应→再发热”的连锁反应,最终引发“热失控”。


主要原因


1、过充或过放电:当电池被充电到超过其设计容量的电量时,或者电池被放电到低于安全水平时,会触发电池内部的不稳定反应,导致电池温度升高。


2、外部短路:如果电池外部发生短路,电池内部的电能会迅速释放,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电池过热。


3、内部短路:电池内部的短路可能由于制造过程中的缺陷、机械损伤或电池老化等原因引起,短路会导致电流过大,产生大量热量。


4、机械损伤:电池的物理损伤或挤压可能会损坏电池内部的分隔层,使正负极之间短路,从而引发热失控。


5、高温环境:在高温环境下,电池的内部温度可能会升高,特别是在充电时,高温可能加速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导致电池过热。


6、电芯热失控:电芯内部发生短路或故障时,会迅速产生大量热量,引发电芯热失控,进而可能导致整个电池组的热失控。


新能源车主如何防范于未“燃”


1、定期维护检查:


定期检查电池组的外观和连接情况,确保无破损、变形或渗液。


使用专业设备检测电池性能,包括电池容量、内阻、电压等,确保电池处于良好状态。


2、合理使用车辆:


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或频繁急加速,以减少电池的大电流放电。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高温、严寒)谨慎使用车辆,尽量减少对电池的不利影响。


3、控制使用环境:


避免将车辆长时间停放在高温、阳光直射的环境中,确保车辆停放和充电时周围通风良好。


在寒冷天气中,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电池免受低温影响。


4、使用原装配件:


选购并使用原装或经过认证的充电器和电池,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5、了解电池保护系统:


学习和了解车辆配备的电池保护系统(如BMS),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定期检查其报警和故障提示功能。


6、遵守使用规则:


仔细阅读并遵守车辆使用手册中关于电池使用的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遵循正确的充电和放电操作流程,避免过充或过放。


7、制定应急预案:


学习并掌握电池热失控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等。


制定个人应急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人员、报警并采取初步灭火措施。

上一个: 关于提高锂离子电池首效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下一个: 锂电池隔膜打皱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

Top
© 2020 中山普纳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