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PACK工艺设计
2019-12-09
一,锂电池工艺设计重点关注分别为性能和尺寸;
1,性能
电芯电压与成品出货电压:
成品电压的上下限范围内,组合电池,电芯电压可不做特别要求,但在半成品老化时应该注意最后一步充电截止电压需在成品出货电压范围内;
电芯内阻,保护板内阻与成品内阻:
电芯内阻+保护板内阻<成品内阻,因为组装用的连接镍片,导线等也占一定的内阻;
过流值:
根据适用场景而定,一般正常负载的3~5倍,时间为mS级。动力类按负载功率而定,一般为功率的1~5倍。
NTC.ID:
此电阻值不体现在规格书中的各项参数列表中,而是体现在电路图中,串联在P-端的一个电阻。
其它特殊性能,如智能电池通讯测试,写程序,锁码等。
2,尺寸
电芯尺寸,保护板尺寸,辅料尺寸与成品尺寸
根据规格书中体现的电芯尺寸,保护板尺寸和BOM中各辅料尺寸,推算出组装后的成品理论尺寸与规格书的成品尺寸是否有冲突,原则上理论尺寸应该小于标准尺寸。
二,锂离子电池PACK工艺设计基本要求:
重点评估工艺结构,封装方式,重点要求。
工艺结构:
首先要保证安全第一,不能出现任何安全隐患。
工艺要简化,易操作;如工艺确实无法再签约而操作难度又大时,需考虑用什么样的工装治具来辅助作业,才能确保品质不出问题,效率又能有效保证。
封装方式:
PNAS常规有的封装方式有胶壳打胶,超声,打胶后加螺丝,卡扣加螺丝,PVC热缩膜,裹帖标签等。
上一个: 2020春节放假通知
下一个: PNAS获得智能锂电池实用新型专利